眾所周知,中國白酒的發展成功借鑒了葡萄酒行業的一些先進理念,比如酒莊、評價體系和產區。尤其是產區,白酒對其進行了吸收和融合,在政府和酒企的合力下還形成了“產區熱”。
近年來,優勢資源向產區集中是趨勢之一。強分化下,優勢白酒產區對投資、產能和消費都產生了“虹吸效應”。
產區日臻成熟,在地方政府和企業的推動下,大產區進一步細化出特色的小產區品牌,或深度醞釀出了“專業鎮”。近年來,有關“酒鎮”的話題討論相當頻密。
無論小產區還是專業鎮,都是以白酒產業為根,以成熟大產區為基石,依托地方政府的規劃和政策,通過龍頭企業的引 領,發展成為了產業小集聚。
行業每年涌現的現象都非常多,酒鎮會是個趨勢嗎?
白酒大產區進一步細分品牌
微酒早就觀察到了白酒大產區的細分現象。
在9月30日發布的《貴州醬酒產區爭雄:“4+N”格局下的暗流涌動》一文中,微酒便提到,貴州醬酒的產區表達正逐漸細化,初步形成了以仁懷、習水、匯川、金沙為主體,赤水、黔中、鴨溪等特色小產區為兩翼的產區新格局。
在這里,筆者具體以匯川產區為例。今年,伴隨珍酒上市和老八大名酒董酒“復興式”的發展,匯川產區當地政府于7月19日邀請專家,對匯川產區的構建和發展建言獻策。
借著這個會議,匯川清晰化了產區特質,首次在產區層面發出宣言:要做遵義乃至貴州的三大白酒產區之一。也就是說,匯川產區把自己的站位放在了與仁懷和習水并列。
大產區細分出小產區,絕不是貴州白酒的個例。今年春糖,“川東北特色白酒產區”正式授牌,躋身川酒繼宜賓、瀘州、成都、德陽四大產區后的第五個白酒產區。
川東北特色白酒產區由七個地級市共同組成,其中遂寧和綿陽有舍得、豐谷、敘府等白酒品牌。這是一個跨區域的產區,但是產區的強力背書,以及特色價值的差異化表達,同樣會對當地白酒發展起到賦能作用。
當前,白酒產業品牌化、集群化、產區化競爭的趨勢日趨明顯。全國各大產區下正不斷細分出特色小產區。這個現象彰顯出了蓬勃活力,增強了當地白酒產業的強度、厚度和廣度。
但我們也應看到,白酒大產區建設發展多年才有今天的水平。在大樹下乘涼的特色小產區,其品牌的建設成功,也必須堅守長期主義和價值塑造,靜等“實心”的產區力量釋放。
拉強的“鎮能量”
當前,知名、成熟的大產區普遍以地級市為單元,比如“世界十大烈酒產區”中的宿遷、亳州、遵義、宜賓、瀘州、呂梁。
蓄勢待發的特色小產區多以區縣為單元,比如中國酒業協會今年就授予灌南縣、泰安泰安區、金沙縣、互助縣、徽縣為“世界美酒特色產區”。
特色小產區進一步細分便是酒鎮。首屈一指的酒鎮是茅臺鎮。《中國鄉鎮綜合競爭力報告2023》顯示,茅臺鎮位列“2023中國鄉鎮綜合競爭力百強鎮37位,居“2023中國西部地區鄉鎮綜合競爭力百強鎮”榜首。
除了名聲大噪的茅臺鎮,在中國的白酒版圖上,幾乎每個白酒大省至少都有一個酒鎮。比如貴州習酒鎮、四川二郎鎮、江蘇洋河鎮、安徽古井鎮、山西杏花村鎮、陜西柳林鎮、山東景芝鎮、河南宋河鎮、北京牛欄山鎮等等。
其實,白酒行業素來具有典型的“小鎮模式”。很多白酒品牌產自鎮上,以鎮命酒,以酒命鎮,經歷數代傳承,酒鎮形成了集聚型產業,甚至成為小鎮經濟火車頭,變成了“酒旅融合”風景區。
當前,行業也在繼續“酒鎮運動”。例如,自2008年更名以來,與茅臺鎮隔河相望的茅溪鎮就吸引了大批醬酒項目落地。
據了解,郎酒在茅溪鎮的天富生態釀酒項目投資金額高達120億元左右。微酒今年8月的一份調研顯示,目前茅溪鎮產能規劃超過25萬噸,相當于目前全國醬酒產能的約40%。
此外,政府和企業也在拉動“鎮能量”。在山西,去年確定了特色專業鎮發展戰略,把杏花村汾酒列入首批十大專業鎮。《?望》雜志評價稱:專業鎮正在成為山西轉型新引擎。
據悉,“專業鎮”成為了汾酒的熱門詞匯。汾酒半年報提到:“積極融入杏花村汾酒專業鎮建設”、“發揮龍頭帶動作用,推動產區轉型發展,是今年上半年的主要工作之一”。
宋書玉點評稱:杏花村汾酒特色專業鎮是中國酒業產區發展的創新模式,彰顯了戰略思維,是對產業,對城市未來的定位,是對產業與城市如何協同發展的謀篇布局。
有茅臺鎮“珠玉在前”,無論政府還是企業,無不試圖通過拉動或布局的方式,復制一份輝煌。
酒鎮,會是產區化的下一步嗎?
產區化的下一步怎么走,專業酒鎮是不是下一步?現在不必下結論。我們只需要思考,它可參考的價值在什么地方?
首先,它的出現,符合產業集群規律。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二級巡視員宣曉偉指出:“世界上大部分生產活動集中在富裕國家、發達省份、大城市和專業城鎮。因為工業生產在空間分布上具有集中性特點,而專業鎮的標志是產業集群。”
廣東和浙江是中國“特色鎮”、“專業鎮”的大省。廣東省專業鎮發展促進會副會長谷雨指出:“產業集群是一個現象。因為它具有協同創新的優勢,能夠完成資源集聚、破除壁壘和重組資源。“
其次,基于國家頂層設計高度。今年1月28日,國家發改委等19部門公布《關于推動大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融入新型城鎮化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即包含有力、有序推動大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融入新型城鎮化,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內容。
國家落地的“新型城鎮化”,著力點之一便是“加快實現產業特色化”,這為特色酒鎮帶來了發展機遇。
第三,白酒產業轉型的內因驅動。浙江省特色小鎮研究會會長張蔚文指出,特色小鎮要以資源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
所以,“專業鎮”不是口號,而是轉型方向,是從外延式向內涵式過渡,從資源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其最終目的是實現產城融合和內生增長,這與中國白酒高質量發展的主旋律一致。
白酒行業集中化趨勢下,產區品牌建設和塑造已成為市場競爭的重要一環。“相對超前”的專業酒鎮,給白酒產區的發力取向,提供了一份重要參考。(文章來源:微酒)